清洗剂是当今生产生活中用于去污、除锈、除油渍等必不可少的清洗工具,基于庞大的需求量以及众多的供应领域,清洗剂的研发生产工艺日益成熟,但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行业的前进、生活质量的提高,清洗剂和清洗技术还在不断的更迭。
清洗剂种类繁多,根据分类标准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但其主要都通过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助剂复配而成,可以依据应用方向和想获得的洗涤效果来选择适合的表面活性剂和助剂,使清洗能力达到较好的效果。
表1 清洗剂分类
分类标准 | 类别 | |
用途 | 工业清洗剂 | 民用清洗剂 |
溶剂 | 水基型清洗剂 | 溶剂型清洗剂 |
表面活性剂主要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和两性型,清洗剂中的表面活性剂以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为主,是清洗剂中起到去污作用的主要成分。清洗剂中常见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烷基苯磺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等,它们具有易起泡、易生物降解、耐碱性能强等优点。另外,常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烷醇酰胺等,并具有表面活性高、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等优异性能。
清洗去污是结合有物理、化学转变的复杂过程,在清洗时常会受到如温度、水硬度、机械力等因素影响,致使单一的表面活性剂的清洗效果减弱,因此在清洗剂中还需要添加助剂来稳定或进一步增强其洗涤能力。这些助剂通常会起到与金属离子的蛰合作用或离子交换作用,碱性缓冲作用,对污垢的润湿、乳化、分散作用等,并根据作用不同可对清洗助剂进行分类。
表2 清洗助剂分类(不完全)
类别 | 作用 | 常见物质 |
增溶剂 | 提高清洗剂溶解性及各组分相容性 | 烷基苯磺酸钠、低分子醇、尿素 |
增泡剂 | 丰富及稳定泡沫 | 烷基醇酰胺、高碳醇、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
增稠剂 | 增强清洗剂稠度或黏度 | 树脂、长链脂肪酸、聚乙二醇酯类 |
乳化剂 | 获得乳状清洗剂 | 烷基苯磺酸钠、阿拉伯胶、肥皂 |
柔软剂 | 改变静、动摩擦系数,使被清洗物获得平滑感 | 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
蛰合剂 | 与硬金属离子蛰合交换,降低水硬度 | 三聚磷酸钠、柠檬酸、硅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
缓冲剂 | 调节清洗剂酸碱度 | 磺酸、柠檬酸、磷酸、硼酸钠、碳酸氢钠 |
杀菌剂 | 防止或抑制细菌生长 | 对羟基苯甲酸酯、邻苯基苯酚、水杨酸、苯甲酸及盐类 |
消毒剂 | 杀灭被洗物上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 | 次氯酸钠、乙醇、过氧乙酸 |
除臭剂 | 掩盖或去除异味 | 铁盐、碱性或酸性制剂、次氯酸钠等氧化剂 |
漂白剂 | 去除被洗物上重垢污斑,保持其洁白、鲜艳 | 过硼酸钠、过碳酸钠 |
抗氧化剂 | 减免被洗物因氧化引起的质变 | 丁羟基茴香醚、二叔丁基对甲酚 |
酶制剂 | 通过生化反应去污, | 脂肪酶、蛋白酶、淀粉酶 |
摩擦剂 | 增大与带有牢固污斑的硬表面的机械摩擦力 | 硅酸盐 |
对于已上架销售或新研制开发的清洗剂,我司拥有强大的分析检测团队、众多大型分析检测仪器和较为全面的数据库来对样品进行细致、准确、快速的成分分析。分析步骤大致为:1、与客户交流沟通,准确定位样品的应用领域,初步缩小目标物的范围;2、拿到样品观察颜色、状态、气味,对进行样品前处理,测试样品的水分、固含、pH、电导率等基本理化指标;3、通过测试仪器进一步分析,傅立叶红外变换色谱仪(FTIR)、核磁共振(NMR)、液相-质谱联用(LCMS)、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IC离子色谱仪、ICP电感偶合等离子发射光谱、凝胶色谱(GPC);4、样品中分析得到的成分整理总结,复配验证。
表3 仪器测试及目的
测试 | 目的 |
FTIR | 物质定性 |
NMR | 物质定性及定量 |
XRF | 样品全元素检测 |
LCMS | 物质定性及大致定量 |
IC | 阴离子含量定量 |
ICP | 阳离子含量定量 |
GPC | 分子量定量,辅助分析验证 |
我司对于清洗剂样品全成分分析已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下面分享一个实际分析案列:
1、杭州某客户样品成分分析
组分编号 | 化合物名称 | 含量(%) | 牌号/CAS |
1 |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 7-8 | AEO9 |
2 | 烷基醇酰胺 | 8-9 | 6501 |
3 |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 1-2 | 139-33-3 |
4 | 苯甲酸钠 | *** | 532-32-1 |
5 | 氯化钠 | *** | 7647-14-5 |
6 | 柠檬香精 | *** | / |
7 | 水 | 82-85 | / |